(通讯员:夏添)2025年3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华中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农产品质量与营养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国食材科技大会在武汉洲际国际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李培武院士、谢明勇院士、单杨院士等国内顶尖科学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者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领域的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作为协办单位,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派出16名师生代表参会,并在大会多个环节进行学术交流。会议设置了专题研讨、研究生论坛等分会场,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专题研讨环节,学院三位知名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纷呈的学术分享:高梦祥教授系统阐释了重组羊肚菌免疫调节蛋白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抗衰老效应;尹小丽教授结合课题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茶叶真实性鉴别方法;孙卫青教授则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他们最新研究成果——肉品加工的磁场辅助降盐策略与应用。
在研究生论坛环节,我院四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获得与会专家高度关注:
丁幸子同学在《硼亲和比色阵列传感的构建及其对儿茶素和绿茶的快速识别》报告中,创新性地将硼亲和作用、比色传感阵列与机器学习相结合,开发出能够快速识别不同儿茶素及绿茶等级、产地的检测技术,为茶产业质量管控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罗青青同学展示的《气敏比色阵列传感结合机器学习的绿茶产地识别》研究,通过构建茶叶挥发性成分检测系统,结合先进算法实现了绿茶产地的高精度鉴别,该技术对规范茶叶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史歌同学在《毛细作用驱动下瓜尔胶-卵磷脂-大豆油凝胶体系的构建及其在蛋糕中的应用》研究中,创新利用毛细作用力构建油凝胶网络,成功将50%黄油替代应用于海绵蛋糕制作,为开发健康食品提供了新思路。

夏添同学的《乳清蛋白基乳液凝胶稳定性机制及其在无蛋黄沙拉酱中的应用》研究,不仅解决了乳液食品热不稳定性难题,还成功开发出具有绿茶风味的创新沙拉酱产品,为蛋白质基食品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此次学术盛会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与国际前沿接轨的交流平台。通过与领域内顶尖专家的深入探讨,师生们既获取了最新的科研动态,也收获了宝贵的产业实践经验。参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交流为后续研究注入了新动能,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我国农业与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审核:李真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