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学生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者学生  >  正文
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候选人事迹——陈卉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6日 16:43 作者: 浏览次数:

不忘初心育桃李 立德树人担使命


事迹概要:陈卉,女,198611月出生,汉族,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湿地生态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教学方面,承担《生态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及保护》、《高级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等多门专业课程,发表教研论文4篇,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在科研方面,围绕红树林和麋鹿生境开展物质循环及食物链研究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1项和长江青年基金1项,已发表SCI论文10篇,参与译作1部,入选长江大学第二批“长江人才计划”菁英人才;在育人方面,担任生技31802班的班主任,在课堂内外都十分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规划,是学生的益友良师。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陈卉老师教学态度严谨,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陈卉老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工作学习中,她不断探索教育方法,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相应的科普视频,不断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科学的魅力和最新动向,调动学生潜在的个人兴趣和能力,注重训练学生个性发展和开拓性思维。在教学工作中,计划性、规范性、创新性强,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她开创了慕课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随时随地从线上慕课学习课程知识,再通过线下的课堂讲授与讨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得到学院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工作中,陈卉老师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用心的做好每一件小事,耐心处理学生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心呵护学生的心灵。同时,她还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与要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耐心解答、正确引导。她经常告诫自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培养好的学生就需要好的教育,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因材施教,真正做到既是严师、良师也是益友。 

二、“爱”字为先、以生为本

 陈卉老师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传播知识给学生的同时,潜移默化付诸正能量。当代大学生往往性格张扬,洒脱,不愿受拘束,对于如何与学生相处,陈卉老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爱”字当头,只有给学生真挚的发自内心的爱,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只有严慈相济,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作为教师,她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传授各种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疏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陈卉老师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她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平等相待。她善于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放下教师的架子,去做学生的朋友,去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刻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引领学生成长。对于一直不太努力的学生更是如此。陈卉老师带的班级中,有几个学生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学习缺乏动力,在详细了解情况后,陈卉老师主动找他们谈心,经过一番交谈,陈卉老师了解到他们是因为自信心不足,担心自己学不好才导致的不想学。于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陈卉老师有意识的让这几个学生帮自己查找学习资料,然后让他们总结归纳,在课堂上做学习分享,并对他们充分进行了肯定。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性教学,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在指导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中,陈卉老师悉心指导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研究,学生有不懂的文献资料,她逐字逐句为学生答疑解惑,认真阅读批阅学生整理的研究内容,到了学生答辩环节,他帮助学生进行多次答辩练习。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状况。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陈卉老师用“爱”默默的守护着,以宽广的胸怀博爱每一位学生。

在担任生31802班的班主任期间,陈卉老师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倾力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入学时,便鼓励学生入校后即要做好大学规划,坚持入学后与每位同学都面对面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与学生共同商定班会主题,帮助同学们快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同学们学习有所懈怠时,通过督促学生从“坚持一件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学会坚持;经常通过与本班同学谈心,深刻了解本班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积极参加班会、团会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在疫情期间,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和家长及时联系,关心学生在家的线上学习情况、生活状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自觉学习,并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在学生们迷茫时,及时为他们提出建议,一同回顾初心,剖析自己的特点,挖掘自己的闪光点,提高自信心。

三、刻苦钻研、创新施教

数年如一日,陈卉老师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她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陈卉老师主要从事湿地生态相关研究,涉及生物入侵、湿地退化与修复背景下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动植物相互关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态效应等方面。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和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各1项。已在BiogeosciencesForestsSouthern ForestLWT-Food Science TechnologyJournal of Wood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等杂志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参与译著1部。在麋鹿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植物功能群研究,在湖北省林学会开展的“为长江大保护献计献策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同时,入选长江大学第二批“长江人才计划”菁英人才。她还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工作,参与完成生态学硕士一级学科教学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生态学学科建设计划、生态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及学校环境与生态有关学科融合发展等材料的整理和讨论。

在课程教学方面,陈卉老师主要承担《生态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等本科课程教学,及《高级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等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等探索混合式学习,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注重解决教师“教”、学生“学”和“考”三方面的问题。自2016年开始《生态学》混合式课程改革探索,注重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学互动、监控教学过程,同时,通过线上学习及线上评价机制,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兴趣。通过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了解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动态与热点,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此外,在课堂中,还常常利用讲故事等方式开展课程思政。例如,讲老一辈生态学家孙儒泳院士、林鹏院士等的事迹,让学生感受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创新开拓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展示我国的植被分布状况,使学生感受我国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激发对自然的热爱,感受家国情怀;借助身边的变化,介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两山理论”、长江大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常见生态理念的发展、实践和探索,开展有关全球变化的小组讨论,培养综合思维,并激发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已开展教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陈卉老师目前已主持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农业高校分会研究项目,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项目,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各1项,并参与多项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发表相关教研论文4篇,连续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2018年、2019年、2020年)

在课堂教学以外,陈卉老师结合在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开展的工作,根据学生的兴趣,围绕石首麋鹿的植被动态、麋鹿食物选择及动植物关系等,指导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通过开展调查和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知识与实践结合,学生也获评了优秀学位论文。在工作中,陈卉老师还担任工会委员,积极组织和参与校教职工排球赛、校教职工乒乓球赛、教职工健身舞比赛和运动会等,获得了长江大学“优秀女职工”和“优秀工会干部”等称号。此外,陈卉老师也乐于参与荆州市人大和九三学社荆州市委会等组织的各类调研活动。她撰写的《关于建设人水和谐宜居城市的建议》和《加强洪湖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建议》被九三学社荆州市委评为参政议政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也被九三学社荆州市委评为2018年的“优秀政务工作者”,为长江大保护、荆州宜居城市建设、洪湖保护立法等建言献策。

 

 

 

 

 

 

二维码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秘路88号 鄂ICP备05003301号 鄂公网安备42100202000009号